全国总冠军!保送清华北大!出任COO!武汉理工大学这个创新团队超燃
2023-05-11 04:47:55 | 来源:湖北日报 | 编辑: |
2023-05-11 04:47:55 | 来源:湖北日报 | 编辑: |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团委发布第十七届“理工青年十大精英团队”名单,经过前期个人申报、学院推荐、材料审查、专家盲审、现场答辩等环节,武汉理工大学Campus-Hub入选。
武汉理工大学Campus-Hub成立于2015年,是一支依托各类高水平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技术型团队。团队自成立以来,已有超过600名同学加入,先后斩获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国家级奖项29项、省级奖项100余项。
(资料图)
八年“传帮带”绘就创新“家谱”
武汉理工大学Campus-Hub团队2015年由自动化学院张清勇老师带领3名学生创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团队通过让学生参加比赛、撰写科技论文、申请专利等,在实践中进步、成长。2016年,团队首次小范围招新,获得第一批种子成员。
团队成立之初,自动化学院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为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提供实验室。后在学校本科生院和学院的支持下,团队有了一间独立宽敞的实验室,拥有多台崭新的实验设备和完善的实验条件,“智能制造实验室”应运而生。
为了在学科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团队每年邀请往年获奖优秀学生代表进行经验分享,让团队成员了解比赛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掌握一些比赛中常用的技巧和策略。在比赛准备过程中,团队开展分赛项、分组点对点帮扶,细化团队成员在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团队还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给团队成员讲授专业知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比赛所需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等。这些专业的培训,有助于团队成员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提升,为团队成员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2015年的1支队伍,扩大到如今的84支队伍,一支支奋进的队伍共同构成了如今创新团队的家谱。
从“一项行”到“样样行”
潘子肖,获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华南赛区二等奖,推免保送至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目前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在读博士;钱浩,获2018年度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一等奖,推免至北京大学工学院,为浩蓝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OO;杜王迪,获第十五届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特等奖和第十四届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一等奖,推免至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泓庆,获第十五届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三等奖,前往剑桥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留学深造;荣泉森,获第十六届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特等奖,推免至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院同一寝室的杨淼然、张颖颖、向财利、王馨怡在第十六届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获得省特等奖及省一等奖,分别保送至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八年来,团队逐步形成了“以竞赛带动科研,以科研推动发展”的建设传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卓越创新人才。
团队创立之初,人员少且缺乏竞赛经验,但团队成员全力以赴做好竞赛。2015年,团队作为学校唯一一支队伍参加工业自动化挑战赛,荣获ITEM5硬件研发项目全国总决赛一等奖。随着团队成员的努力付出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团队每年参与的赛道逐步增多。2019年,团队获第一个全国特等奖和八大赛项全国总决赛最佳队伍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2020年,团队创造了新的历史,夺得第一个“最佳创新设计奖”,证明了团队成员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平。2021年,团队又获赛项全国第一名。2022年,团队的参赛队伍涵盖赛项九个方向,以优异的成绩获全国总冠军。
培养有能力、有担当的技术型人才
八年来,从学习到生活,从升学到就业,团队十分注重成员的全面发展。准备竞赛之余,团队经常组织成员开展春游踏青、外出聚餐,共同放松身心,带领他们参观优秀企业,拓宽视野。在竞赛的准备过程中,团队指导老师还会细心帮助成员排除问题,解决困难。
2021年12月21日,经过层层考核选拔,武汉理工大学被评为2021年度Campus-Hub校园学习中心“优秀工作单位”,团队指导老师张清勇获“优秀指导老师”荣誉,常万峰获“优秀校园大使”荣誉。2022年第十六届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武汉理工大学成功申请为大赛的分赛点,学校依托自动化学院新建“智能制造实验室”,成立专门的竞赛指导教师团队,为学子顺利参赛保驾护航。比赛中,武汉理工大学从695所高校的606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特等奖3项、全国一等奖2项和全国二等奖3项,获高校团体年度总冠军。其中,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在离散行业自动化运动控制赛项中获得全国总决赛第一名。
“武汉理工大学Campus Hub像是一束光,照亮学子们的校园时光!”团队创始人张清勇说,搞竞赛绝不只是为了获奖,团队的目标是要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有能力、有担当的技术型人才,团队成员走出校门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真正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力量。未来,团队将继续与更多高校学习交流,积极与企业合作,探索更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技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通讯员 郭一鸣、江炽、谢小琴)
关键词: